凈化“生活圈”不做“兩面人”
生活與工作的關系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和處理的。生活是工作的基礎,生活上做不到自覺自律,工作就難以做到清正廉明。當前,部分地方考察干部仍存在“重工作實績、輕生活表現”“重單位評價、輕家風家教”的偏向,使得干部“八小時外”的生活圈、社交圈成為監(jiān)督盲區(qū)。只有將考察視角從“工作圈”延伸至“生活圈”,才能繪就干部立體畫像,從根源上遏制“兩面人”現象,筑牢干部隊伍廉潔根基。
識人如識玉,察績易、辨德難。干部的真實品行,往往藏在臺上臺下的反差之間?,F實中,一些“兩面人”在工作場合勤懇敬業(yè)、言辭懇切,私下里卻情趣低俗、奢靡享樂,將公權異化為謀私工具,在“一條煙、兩瓶酒、土特產”的小恩小惠中放松警惕,最終把不法商人當“知己”,淪為利益輸送的工具,用自身經歷印證“小節(jié)不守,終累大德”的深刻道理。生活作風絕非個人私事,而是干部黨性修養(yǎng)、廉潔底線的直觀體現,家風敗壞、社交失度往往是滑向腐敗深淵的第一步。
延伸考察生活圈,關鍵要做到方法科學、重點突出,既避免“窺私式”監(jiān)督,又防止“過場式”檢查。各地探索的實踐路徑為精準識人提供了有益借鑒。山東寧津縣聚焦干部“社交圈”“生活圈”“休閑圈”3個方面列出24條重點監(jiān)督清單,通過“家訪”“社區(qū)訪”等方式摸清真實情況,創(chuàng)新“社區(qū)吹哨、黨員報到”監(jiān)督模式,讓群眾監(jiān)督成為重要補充。江西宜黃積極探索建立社區(qū)“直通車”考察機制,出臺《關于事前征求縣城市社區(qū)黨工委意見實施辦法》,對于擬提拔重用、晉升職級等級等考察對象,延伸掌握參與組織生活、社區(qū)報到等情況,堅持將考察預告、任職公示延伸到居住小區(qū)、所在社區(qū),加強“八小時”外了解。這些做法既看干部是否遵守社會公德與家庭美德,也查是否存在奢靡享樂、情趣低俗問題,更核是否培育清正家風,通過關鍵節(jié)點的“掃描”,勾勒出干部真實形象,精準把握了考察重點。
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(tài),始于每一名干部的自我約束,成于社會各界的監(jiān)督。每名干部都應將紀律要求內化為行動自覺,主動凈化社交圈、規(guī)范生活圈、涵養(yǎng)朋友圈,讓“八小時外”成為黨性修養(yǎng)的“練兵場”而非“后花園”。當生活圈考察成為常態(tài),當“兩面人”無處遁形,干部隊伍的純潔性與戰(zhàn)斗力必將不斷提升,為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提供更加堅實的組織保障。(作者:楊志 )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