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災戰(zhàn)場不是網紅秀場
受臺風“杜蘇芮”影響,7月底以來,華北、黃淮、東北等地出現(xiàn)極端降雨過程,洪澇地質災害嚴重,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各地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援,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然而在搶險救災關鍵期,有些網紅蹭熱點無下限:有網紅拉著老人在積水中擺拍作秀;有網紅扎堆公路做直播導致交通擁堵;更有甚者跑到犧牲的救援隊員家門前拍攝。
搶險救災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硬仗,需要各方力量爭分奪秒、沖鋒在前,需要更多人伸出援手。拿災情博眼球,到災區(qū)蹭流量,不尊重受災群眾的隱私和感受,甚至阻礙“生命通道”,耽誤的是“救人大事”。災情一線不是網紅秀場,抗洪救災也不是網紅蹭流量的背景板,對于這種挑戰(zhàn)公共倫理底線的行為,必須堅決予以譴責。
事實上,面對重大災情,網紅一擁而上已不是個例。2021年鄭州發(fā)生暴雨災情時,就有網紅前往災區(qū),表演“發(fā)放物資”“慰問群眾”等博取關注。今年北方多省連續(xù)降雨嚴重影響小麥正常成熟收獲,有網紅以“幫忙割麥”為噱頭搞起田間直播。
網絡不是法外之地,應有規(guī)則有底線。對于拿災情蹭流量之類的無底線直播,短視頻平臺要守好責任,對消費災難事故的短視頻、直播進行嚴肅整治。對情節(jié)嚴重、涉嫌違法的行為,監(jiān)管部門應依法依規(guī),該處罰處罰,該封號封號。7月10日,中央網信辦發(fā)布《關于加強“自媒體”管理的通知》,其中明確要求“不得消費災難事故”。因此,一方面應加強對網紅的監(jiān)管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制止其在救災一線的不良行為;另一方面應引導和培養(yǎng)網紅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,利用其影響力支持救災,承擔起相應社會責任。
追求流量向善,而不是流量至上。各方應合力建立多元、健康、可持續(xù)的網絡生態(tài),明確可為與不可為的邊界,堅守真善美的價值觀,在搶險救援面前,懂得尊重、守住底線。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